圖:創新是民營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圖為湖南星邦智能裝備公司車間工人在調試機械臂。\新華社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今起召開,備受關注的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將進行二次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簡稱「法工委」)發言人辦公室表示,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加強民營經濟法治保障,作為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工程,正當其時。二次審議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將進一步徵求各方面意見,修改完善草案,保證民營經濟促進法盡快審議出臺。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瓊昨日表示,會就民營經濟促進法,提出香港相關的建議。\大公報記者 馬靜、龔學鳴
去年12月,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由國務院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初次審議。據悉,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共9章78條,主要包括總體要求、公平競爭、投融資環境、科技創新、規範引導、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等八個方面。
草案初審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將草案印發各省(區、市)人大、中央有關部門以及部分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和54個基層立法聯繫點徵求意見;去年12月25日至今年1月23日,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全文公布,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間,共收到249名社會公眾提出的574條意見和30封來信。
發揮民營經濟在強國建設中作用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辦公室表示,各方面對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高度認同,對草案充分肯定,普遍認為,將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和舉措上升為法律規範,對於全社會穩定預期、振奮信心、凝聚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民營經濟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後盡快審議出臺。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瓊昨日出發前往北京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她表示,本次會議將主要審議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和民用航空法修訂草案,並為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作準備。
李慧瓊指出,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即將進行第二次審議。現時有不少香港人在內地就業、生活和投資,因此內地法例的出臺和實施對香港居民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李慧瓊表示,她將搜集並反映香港及內地民營企業家的意見。一方面,向全國人大講好香港故事,另一方面,也希望香港社會各界能更好地掌握人大常委會的議程及相關進展,為促進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提供助力。
被問及全國兩會期間是否會就中美關稅戰問題向中央提出意見時,李慧瓊表示,要視乎審議內容,目前尚未就關稅問題提出具體議案,但她認為,中美關稅戰以及其他潛在的單邊行為,可能為香港和內地經濟帶來挑戰,呼籲特區政府與商界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草案亮點:公平競爭和支持創科
專家解析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亮點時指出,草案規定「公平競爭」:支持民營經濟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明確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規定加強民營企業家權益保護。同時,草案也支持科技創新: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向民營經濟組織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鼓勵公共研究開發平臺、共性技術平臺為民營經濟組織技術創新平等提供服務,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等。
根據立法法規定,列入常委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應當經三次常委會會議審議後再交付表決。二審之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還將進一步徵求各方面意見,修改完善草案,保證民營經濟促進法盡快審議出臺。